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极速体育app下载

赢牟微评:给科研经费“拉上”法律准绳

2017-09-30 16:08:02
赢牟微评:给科研经费“拉上”法律准绳 □武希刚

中国2013年公共财政科技支出超过5000亿元,而1978年仅为52亿多元,不到40年,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了近100倍,但中国科技论文被援用次数平均为6.92次,而世界平均值为10.69次,与世界科技强国差距明显,真正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和大师级科学家鲜有出现。(10月21日 新华社)

一方面是科技投入的逐年 疯狂 递增,另一方面却是科研成果 囊中羞涩 。造成这类现象的缘由,就笔者观点,一是科研投入的 政府干预 太浓,无法物尽其用;二是科研资金的 隐形流失 。<>秋季春季工服>

当然, 政府干预 科技资源分配的问题,需要从体制入手,需要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确保科研资金专款专用,则需要法律进行干预。有报导称,我国科研经费大约只有40%真正用于科研本身,剩下的60%则被平常开消、请客吃饭、买房买车等消耗掉。这不能不引发我们的重视。

科研经费本应该是专款专用,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但一小部分 蛀虫 却 雁过拔毛 ,将其成为个人发家致富的有效手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法律监管存在漏洞。

如何让科研经费安全运行?就笔者观点,关键在于让法律贯穿全部经费运行全过程,使科研经费在 法 的监督下阳光运行,从而保证其投入和产出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利益最大化问题。
赢牟微评:给科研经费“拉上”法律准绳

莱芜新闻网新浪微博:

莱芜新闻网腾讯微博: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