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商标注册

他是戴面具上战场的常胜将军 后来是怎样死的

2017-09-25 17:50:24
他是戴面具上战场的常胜将军 后来是怎样死的 - 大学生知识网

狄青,是北宋将军。他从小出身在贫苦之家,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坚毅的性情。16岁时,因为兄长与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后来被拉入军营,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脸上也因此有了宋朝军士卑贱的标记制字,这也成为了后来文臣们攻击狄青的借口。

狄青的受重用从他大破西夏开始。西夏李元昊反叛,当时宋朝派出去的军队屡屡被打败,兵士们闻西夏而丧胆。而面对这样别的将领兵士都畏惧的西夏兵,只有狄青,从不畏缩。在行军打仗时常常做先锋,作战4年,前后大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中乱箭多达8次。行军打仗受重伤的时候,只要听说西夏军队到了,就又挺身飞速赶往,因为狄青的英勇,兵士们因此遭到感染,在作战时也是奋力拼搏。而狄青临敌作战时,披头散发、脸带铜面具,出入敌军中,西夏军眼见一个戴面具的将军奋勇杀敌,均望风披靡,没人敢挡,狄青一时名声大北京订做T恤噪。

狄青因此被尹洙推荐给韩琦和范仲淹,两人都对狄青颇为欣赏,范仲淹还对他说:“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青从此改变志趣,读起书来,终于精通秦汉以来将帅的兵法,因此更加知名.

后来,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自称仁惠皇帝,宋代军队姐姐溃退,狄青受命于危难当中,大刀阔斧整肃军纪,奇袭敌营,1战而胜。作为此战最大元勋,班师还朝以后,照功行赏,狄青被任命为枢密使,作了最高军事长官。狄青人生的高峰点在这里完全打开。然而,伴随而来的却是各种诋毁。

前面说的,狄青刚开始作为最卑贱的兵士进入军营,脸上留下了刺字,宋仁宗曾劝他用膏药涂掉,但是狄青说:“陛下根据功劳提拔臣,而没过问臣的出身门户;臣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这些疤痕,臣希望保存它好鼓励军队,不敢奉行您的命令。”但是在身份显贵以后,这还是成为了文臣们攻击他的借口,说他身份低贱,配不上如此尊荣。

当时也有一些谄媚小人,阿谀狄青说他乃狄仁杰后代,但是狄青正直高洁,说岂敢为改换门庭而冒认祖宗?狄青的谦逊低调却并没有换来其他大臣的原谅,尤其是文臣,宋朝重文轻武,文成学富五车,瞧不上狄青这个以武力出身的将领,但是他却出任了枢密使,这让文臣们愤愤不平,其中也包括了本来一开始支持狄青的韩琦,范仲淹等人。狄青的言行寻不到错处,他们就假借阴阳五行之说,乃至把当年的水灾归罪于狄青,说:“水者阳也,兵亦阴也,武将亦阴也”,今年的大水就是老天爷由于狄青任官而显示的征象。简直是无中生有,罗织罪名。还有人说狄青家的狗头正长角,有人说狄青的住宅夜有光怪,就连京师发水,狄青避家相国寺,也被认为是要夺取王位的行动,朝廷一时对狄青诸多猜忌。

后来嘉元年,在这类草木皆兵的情况下,仅作了4年枢密使的狄青终究被罢官,但终因寻不到他的错处,被加宰相衔,民间称“从兵士到元帅、从布衣到宰相”,出知陈州,离开了京师。

即使离开了京师,朝廷依然不放心狄青,一个忠君爱国的将军,硬生生被文臣们说成乱臣贼子,朝廷每半个月就要派遣使臣前来慰劳,实为监视,这使得已在京师受够了流言中伤的狄青惊惧不已,不到半年,病发郁郁而死。

这位年仅49岁,曾驰骋疆场,浴血奋战,为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代名将,没有在兵刃飞矢当中倒下,血染疆场,马革裹尸,却死在猜疑、排挤的打击迫害之中。

后来宋代也为他们的重文轻武付出了代价,在后来的民族战争中,一直处于无人可用,被动的局面。到宋神宗登基后,1心想扬国威,却再也找不到一个如狄青一般勇猛的将军,宋神宗还亲身写文,派人到狄青家祭奠英灵。但是,将军已逝,这一切,又有甚么意义呢?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