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jrs低调看直播直播

全时样本:本土企业的“本土化”

2017-10-13 00:31:47
全时样本:本土企业的“本土化” 提起中国市场的 本土化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那些跨国外企,只有他们在中国市场才存在 本土化 问题。其实不然,本土企业一样面临 本土化 ,尤其是中国的互联网企业。 中国互联网企业模式多起源于美国,从最早的门户网站,到后来的团购,再到今天的LBS,无数创业者尝试着将在美成熟的商业模式移植到中国,却常常因中美市场的巨大差异而堕入迷茫。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成功者,诸如近两年突起的全时,同是移植的美国远程会议模式,却在中国市场壮大并成功阻击多家国外巨头,其中缘由,值得探寻。 携成熟系统 头号巨头WebEx败走中国 谈起全时,就不能不提WebEx。远程会议在欧美国家已有40多年历史,而WebEx(2007年被思科收购)作为世界头号网络会议供应商,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一度高达67%。但当WebEx带着成熟的远程会议系统进入中国后竟然水土不服,最后发现在中国市场需要做整体性调整。 WebEx在欧洲市场上获得成功,有着多方面的缘由。首先是西方人喜欢自助式会议,而中国的会议需求与美国截然相反,动辄上千人的会议实属常见,自助式会议习惯尚未养成,离不开人工协助。 同时,WebEx采取的是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虽然技术先进,但受制于中国的网络环境,其音频、视频互动受损,常常出现通话音质不可靠,延迟、卡停现象严重的案例,一旦参会人数较多,会议几近难以进行。 前《华尔街日报》驻京记者James McGregor曾说过,中国是一个意识形态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国家,它的市场特点也必然不同于西方。很多不理解中国市场的外企,自恃具有最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最优秀的人材,便以为在中国的成功是瓜熟蒂落的事,事实证明这是十分幼稚的想法。 而贵为世界头号网络会议供应商的WebEx,明显犯了这个毛病。 师从WebEx 本土全时成功叩开市场大门 2006年初的全时,还是一家从事虚拟专用网络服务的企业。因缘际会,陈学军偶然听到了 远程会议 这个当时还很新鲜的词。他看到巨大的市场机遇,当机立断,远赴重洋,向WebEx、微软和Citrix等一流企业 拜师学艺 ,并决定将业务重心转移到远程会议上来。 全时样本:本土企业的“本土化” 从美国回来以后,陈学军把公司分拆为VPN业务和电话会议业务两个部门,80%的人力投入远程会议服务系统的研发,致力于建立具有自有核心技术的平台,提升软件使用友好度,和多方通话进程中的稳定性、流畅性。 虽师从WebEx,但与WebEx不同,全时考虑到国内网络的现实环境,将研发重点放在了基于固话网络的电话会议系统,而不是基于VIOP(网络电话)技术的电话会议系统。全时奇妙地把虚拟会议室搭建在固话网络和专属网络上,而不是纯洁的网络电话技术上,以确保全部会议过程中语音、视频和文件等数据的同步传输。 针对中国互联网质量散布不平衡的现状,全时采取窄带语音技术,用语音编解码算法提高语音传输效力,以增强会议平台对网络抖动和延时的适应力;通过P2P技术的融入,实现了通讯传输分流,下降了会议系统对企业内部网带宽的要求。确保了终端用户共享演示文档、网页及桌面等数据的同步性,同时实现音、视频信号的即时传输。 基于中国市场自助式会议不成熟的情况,陈学军专门设立了客户服务中心,并针对跨国企业在华情况,要求所有的客户服务人员都必须中英双语工作。目前全时的600多名员工中,客服人员数量已达200名以上。 除客服,远程会议服务供应商通常还需要在国内进行广泛的服务器布局,向联通、电信等基础运营商租赁带宽,以保证清晰的通话音质,而在这方面,全时在中国的服务器布局比跨国品牌WebEx,微软等更加密集。目前,全时在国内大约有1000多台服务器,散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各大城市。 通过对中国市场特殊性的深入认识,全时对移植于美国的原有远程会议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 本土化 改造,创建了一套完全针对中国市场的远程会议模式。 当WebEx面对中国市场正无所适从之际,全时却依托这套独特的 本土化 模式成功叩开了市场大门。全时目前服务于360多家在华的世界500强企业,同时还为20,0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远程会议、培训、面试、市场活动等运用,中国市场份额已达50%以上。 进军海外 全时面临国外市场 本土化 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全时已成为继WebEx、微软和Citrix之后第四家拥有全球远程会议核心技术的企业,也成为了中国首家做到网络语音和电话语音完善融会的网络视频会议服务供应商。2011年7月,全时推出了首款基于云计算SaaS会议平台,拥有近50项产品创新专利及多项国家专利。 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以后,在中国市场如鱼得水的全时也开始尝试拓展海外市场。今年9月,全时正式启动 国际化 战略,着手组建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份子公司。 不过,依靠对中国市场深刻认识的全时,进军海外市场,无疑也将面对在海外市场如何 本土化 的问题。对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的不同,如何在技术、人员、服务北京正规的美容整形医院等等多个方面进行调剂,成为全时当前需面对的新挑战。 陈学军曾言简意赅地谈及对海外子公司用人方面要求:第一,做过这行;第二,在当地生活过;第三,中国人。 不过陈学军也明白,海外市场的 本土化 ,仅仅是人员要求是远远不够的。   结语: 笔者曾接触过量名团购网站管理者,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他们大多曾游历美国,亲目自身商业模式的在美兴起,他们对中国市场的前景都满怀信心,但对中国市场与美国市场的现实差距却都有诸多无奈。窥豹一斑,难知全貌。今日我们探讨全时的 本土化 ,只是希望能给诸多互联网创业者一分鉴戒,进而能有多一分的思考。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