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代办社保

新华社评论员: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2017-09-27 04:22:30
新华社评论员: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题: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

新华社评论员

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前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顾建设获得的丰富成果,深入阐明这1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意义,提出8项工作要求,为切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守、指明了实践方向。

从倡议到实践,从布点到拓面,3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我国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展开国际产能合作,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渐落地。2015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双边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近150亿美元。从连接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到非洲大地不断兴起的新产业新项目,一条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正在铺展,不断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认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指出的,一个国家强盛才能充满信心开放,而开放促进一个国家强盛。改革开放38年历程告诉我们,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开放的大门永久不会关上。在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下,只有建立全球视野,更加自觉地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北京设计职业装公司谋划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战略,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发展战略,才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赢得未来。

切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筑牢思想基础。捉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让共商、共建、同享的原则深入人心,才能推进思想统一。宏扬丝路精神,推动文明交换互鉴、人文合作,才能推动民心相通。做好舆论宣扬,宣扬实实在在成果,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加强相干学术研究、理论支持、话语体系建设,就能进一步凝聚各国共鸣和气力。

切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加强统筹调和。“一带一路”建设触及国内国外、方方面面,只有善于“弹钢琴”,才能奏响“协奏曲”。坚持陆海兼顾,坚持内外统筹,加强政企统筹,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对接,同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突起、东部率先发展、沿边开发开放的结合,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全方位开放、东中西部联动发展的局面。

切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完善保障体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安全是经济发展的条件。创新国际化的融资模式,深化金融领域合作,打造多层次金融平台,建立长时间、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才能为“一带一路”建设引来金融活水、筑牢风险防控堤坝。完善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方案,确保安全保障举措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项目履行单位和企业,才能防患于未然,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

切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狠抓部署落实。实绩是最有效的推行,实效是最有力的吸引。进一步研究出台具体政策措施、重点支持战略性优先项目,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经贸产业合作区为抓手,让计划真正落实,让关键项目真正落地,多弄一点初期收获,才能让有关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取得感,会聚“一带一路”建设的合力。

计利当计天下利。“一带一路”建设既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也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的中国方案。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延续低迷的情况下,通过展开跨国互联互通、推动国际产能和设备制造合作,就能使顺周期下构成的巨大产能和建设能力走出去,支持沿线国家推动工业化、现代化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的迫切需要,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剂和活力源。这无疑与行将召开的2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主题深度契合。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契机,真抓实干、久久为功,让中国梦和沿线各国人民寻求发展进步的梦想相互激荡,我们势必在共商共建共享中首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