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代办社保

中日关系的发展方向 中日关系出现3次大逆流

2017-09-25 14:20:49
中日关系的发展方向 中日关系出现3次大逆流 - 大学生新闻网

对于岸信介政府的反华行动,陈毅副总理兼外长发表声明指出,岸信介“竟忘记现在是什么时期,仍旧以一副甲级战犯的面孔,侮辱中国人民”。中国政府见日本当局态度固执,断然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废除中日钢铁贸易协定;中国妇女代表团延期访日;为期一年的中日渔业协议不再延长。没过多久,大批日本民众走上街头,举行罢工、请愿和示威游行,使全国性的反政府运动达到高潮。岸信介的名誉瞬间暴跌,最后不能不辞去首相职务。

三个首相恶化日中关系

本刊特约撰稿佘华

历史是一面镜子。回顾中日关系发展的风风雨雨,不难发现一个规律:中日关系的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首相的中国观。战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关系出现了3次大的逆流,导致双边关系大倒退。每次出现逆流,都与日本“鹰派”首相的产生有关。

第一次倒退

在战后的中日关系史上,第一个最不光彩的角色非日本前首相岸信介莫属。

岸信介1897年生于山口县,东京大学德法语部毕业。大学毕业后,他投身政治,此后几年间,趁日本侵略步伐不断加快,他利用狡猾的政治手段,屡获升迁,40岁那年就被委任为伪满洲国“实业部”次长和东条英机内阁的商工大臣。据史料记载,岸信介在中国东北期间,生活放荡且性情古怪,被中国人和部份日本人称为“满洲之妖”。战后,他被判定为甲级战犯,收押在东京巢鸭监狱。后来,美国为对抗中苏两国而转变对日政策,大量释放日本战犯,岸信介于1952年侥幸获释出狱。

脱下囚服的岸信介立即重返政治舞台,并很快活跃起来。1957年2月,时任日本首相的石桥湛山因病辞职,岸信介遂坐上首相宝座。一时间,日本政坛迅速右翼化,岸信介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攻击中国。在访问东南亚期间,他以“反对共产主义威逼”为名,公然宣传“中国威胁论”,侮辱、诽谤新中国。他还访问中国台湾,会见蒋介石,支持他“反攻大陆”——“中国大陆现在处于共产主义的统治之下??中国共产主义对日本的渗透,比来自苏联的更可怕??如果能收复大陆,我认为是非常好的。”在访问美国期间,他与美国发表联合声明,攻击中国是“共产主义重大威胁”,宣称“中国共产党政权势必垮台??”

岸信介还强制日本部份出版社将“侵略中国”改为“进出大陆”,并鼓噪修改“和平宪法”,推动日本右翼权势掀起修宪的第一次浪潮。他曾说:“为了自卫,即使在现行宪法下也允许具有核武器。”岸信介政府还蓄意破坏第三次中日贸易协定并制造了“长崎事件”。当时,根据第三次中日民间贸易协定,中日双方互设商务代表机构。但岸信介极力阻挠通商代表机构的设立,迫使通商代表由正式变为非正式。1958年4月,“中国邮票剪纸展览会”在长崎百货公司“浜屋”开幕,会场上悬挂着五星红旗。一天下午,两名日本暴徒冲进会场,撕毁中国国旗,制造了震惊亚洲和全球的政治事件。事后岸信介却说:“日本刑法关于破坏外国国旗将遭到惩罚的条款,不适用于中国。”

岸信介敌视中国的政策,使好不容易才买通的中日交往渠道被破坏,两国人员往来断绝,贸易陷于停顿。中日关系倒退到战后初期状态。岸信介的亲美反华政策激起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1960年6月23日,他在日本民众的一片反对声中,被迫辞去首相之职。随后,池田勇人组织新内阁,中日关系很快出现转机,双方来往不久就发展到半官半民的新局面。

第二次倒退

中日关系史上的第二次逆流,产生在佐藤荣作内阁时期。佐藤荣作是岸信介的胞弟,生于1901年,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此兄弟二人本来都姓岸,因其父亲入赘女方家庭而改姓佐藤。后来,佐藤信介因与伯父的女儿结婚,又改回了岸姓。

1964年11月19日,佐藤就任日本首相。他一共担负了3届首相,是战后在这一职位上时间最长的人。但同时,他也是迄今为止参拜靖国神社次数最多的人,多达11次,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外,他与其兄岸信介一样,也采取敌视中国的立场,上台后不久,就使日中关系走进了死胡同。

佐藤荣作刚刚就任首相,就着手阻止和破坏日中关系发展。其一,他推行“两个中国”政策,大谈台湾“归属未定论”,公然插手台湾事务,干涉中国内政。在佐藤政府的怂恿下,日本右翼份子到廖承志驻东京联络处门前挑衅,叫嚷“台湾不是中国的”等口号。其二,阻挠中日往来。佐藤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拒绝彭真率领的代表团入境。1966年,佐藤又谢绝670名日本青年代表来华参加中日青年大联欢。其3,勾结美国,阻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正当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就要恢复之时,佐藤政府勾结美国提出所谓的修正案,阻止联合国驱除台湾国民党政权代表的行动。

另外,佐藤荣作像岸信介一样,也是一个常作“核武梦”的人。1964年10月,中国进行了核实验。两个多月后,佐藤荣作在会见美国总统约翰逊时表示:“如果中国实行核武装,那末日本也应当拥有核武器。”

佐藤因敌视中国而遭到了与其兄岸信介同样的下场。1972年7月7日,佐藤下台,田中内阁成立。中日关系终究冲破了重重阻力,当年9月25日,两国政府签定《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第三次倒退

制造中日关系第三次逆流的,就是目前行将离职的小泉纯一郎。

小泉1942年出生于神奈川县的横须贺市,祖父和父亲均为日本政治家。他的父亲小泉纯也原姓鲛岛,是鹿儿岛县人,与小泉又次郎的女儿结婚后被收为养子,改姓小泉。小泉纯一郎毕业于庆应大学经济系,曾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1969年因父亲病逝,小泉遵照父亲的遗言竞选众议订制男士衬衫厂家员。从政后,小泉师从福田赳夫,深得其信任与重用。2000年4月,森喜朗出任首相后,小泉被推举为自民党“森派”会长。2001年4月,小泉登上了首相宝座。

执政5年来,小泉凭借其独特的个性,博得了较高的支持率。但他也因孤芳自赏、我行我素的为政风格,被称为“异端儿”和“孤独的一匹狼”。

小泉上台后,对华采取一系列强硬的政策:坚持毛病的历史观,执意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从2001年开始,他连续6次参拜靖国神社,并于今年故意在日本战败的“8·15”进行参拜;“租借”钓鱼岛,挑起领土争端;谢绝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制造东海油气田问题;试图在国际上孤立中国,屡次亲身出面阻止欧盟消除对华军售禁令。

小泉在对华外交上的强硬立场和做法,使日中关系陷入两国建交以来最困难的地步,使两国首脑中断互访达4年之久,民间的互不信任随之加深。

逆流,终将被历史湮没

专家分析指出,中日关系中的几次逆流,是有特定规律的:第一,每次出现逆流,都起因于右翼势力的抬头和右翼政治家主政;第二,制造逆流的右翼分子,都采取强化日美同盟、“联美制华”的策略;第三,制造逆流的多是亲台权势,都阴谋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第四,右翼份子的惯用手法是推行所谓的“政经分离”政策;第五,每次逆流都与历史问题有关——一部分日本右翼势力坚持毛病的历史观,挑衅中国人民的感情。 1/2 1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