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极速体育app下载

高北京租2个月的公寓考录取:警惕六种招生骗局

2018-09-08 20:56:29
新华社成都6月11日电(记者吴晓颖)每一年高招录取期间,总有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迫心情,设局欺骗。

有关部门提示家长谨防所谓“分不够,钱来凑”的虚假招生承诺,以及“内部指标”、虚假查分网址等欺骗手段。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录取中,不法分子惯用的诈骗伎俩主要有以下6种:自称军校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谎称有“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谎称能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各类“特长生”加分;捏造录取通知书;发送虚假查分网址,根据家长填写的个人信息进行精准电信欺骗;以高考为由头的“木马”诈骗;以“自主招生”名义行骗,把“自主招生”渲染成“自由招生”。

如一些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懂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进行欺骗,吹嘘可以弄到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然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具有自主招生资历的高校已对社会公布,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既要达到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标准,还要达到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由高校择优录取。

近年来,以高考为由头的“木马”欺骗成为新型欺骗方式。

诈骗者向考生和家长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短信,或在网站上设置一个诱骗性的木马链接。

家长点进去后,木马程序便植入手机,获取关联银行卡等信息,通过拦截获取支付验证码,经网购消费变现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红包转账提现。

专家表示,不论何种形式的招生诈骗,都是围绕一个“钱”字,凡是涉及钱财,考生及家长一定要高度警惕。

如果遇到招生疑难问题,要通过正规渠道查询核实,不要轻易将考生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交予他人。

同时,要及时向招生机构或公安机关举报招生欺骗,维护个人权益。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thinkphp培训课程

编程基础教程

web app 前端框架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