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香港公司

人民网评:中国改革“再出发”的总宣言

2017-10-13 16:40:41
人民网评:中国改革“再动身”的总宣言

冬日的北京,阳光洒满大地,驱走寒意。被海外媒体评为“值得期待的关键性会议”——十八届三中会会,北京订做T恤便在这样的气氛中闭幕,由此宣告35年来的中国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化”的历史新阶段,中国踏上了新的征程。

这是中国改革“再动美容整形机构身”的一次总宣示、总部署、总动员。出现在全会公报中的59处“改革”、44处“制度”、30处“深化”等字眼,昭示着新一轮汹涌澎湃的改革大潮,将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大地上席卷。

回望来时路,正是35年前的那个历史性抉择,给13亿中国人带来了深刻改变,创造了经济总量增长142倍、城镇居民收入增加71倍的发展奇迹,托举了一个曾担心“球籍”的大国重新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将社会主义中国推送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关键决定”,这句话早已为历史所证明,也势必为未来所证明。

另一句话,也一样在本日中国的现实语境里得到充分印证。“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点不比发展时少”——小平同志当年的论断,成为我们今天判断中国大势、把握发展大事时最经常使用的一句话,也正是人们寄望十八届三中全会奏响改革强音的重要原因。

1978年,邓小平走出国门,访问日本。在乘坐时速210千米的新干线列车时,这位拉开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总设计师谈到自己的感受,一语双关地这样说道:“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适合坐这样的车。”整整35年过去,环顾今天的中国,依然有一种“被催着跑”的紧急。

这种紧急,体现在改革与“问题”在赛跑。今天,经济社会面临双重转型,思想观念多变多样,全球化、信息化、城镇化叠加放大。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低效,政府与市场的纠结剪不断理还乱,所有制改革遭遇垄断利益壁垒,民主法治进程面临复杂现实国情坚硬强劲的对冲……如果不能继续在一些关键领域推动改革,不能继续推动社会主义市场方向的改革,不能“涉险滩”“啃硬骨头”、深化改革震动利益格局,社会矛盾就会积聚爆发,发展风险乃至危机就会增大加剧。

这种紧急,还表现在改革正在与愈来愈年轻的社会主体群体期望值赛跑。当中国经济总量站在了世界第二的位置,中国的社会主体也开始迎来80后、90后一代。这一代人,对过去的物资匮乏、封闭僵化缺乏体认,参照系座标已发生变化,对理想社会有更高的预期,对社会公正、权益保护、和对现代文明的标尺更高,对改革不到位带来的负面现象更难以容忍。跟不上这个日渐成为社会主流群体的期望值,改得过慢就容易让失望情绪弥漫,继而滋生大问题。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