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极速体育app下载

很多人说明代多昏君, 实际上明代只有一个昏君

2017-09-25 16:56:27
很多人说明朝多昏君, 实际上明朝只有一个昏君 - 大学生知识网

现在很多人受影视作品的误导认为明代的皇帝多昏君。实际上这是一种完全毛病的观点,只要我们一个接一个的核对就会发现明代只有一个昏君,你没有看错,就是一个,这一个就是明熹宗。

很多人说明代多昏君, 实际上明代只有一个昏君

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文治武功自然不必多说,他本人为华夏民族做出的贡献更是可以彪彰史册。让我们后人永久铭记。而他的4儿子明成祖朱棣也是一个文武双全、雄才大略的君王,在位期间开疆拓土,平定安南,亲征漠北,还让郑和下西洋,这些功绩也足以让朱棣跻身中国历史上伟大君王的行列。

明太祖朱元璋

很多人说明代多昏君, 实际上明代只有一个昏君

明成祖朱棣

很多人说明代多昏君, 实际上明代只有一个昏君

朱元璋和朱棣

很多人说明代多昏君, 实际上明代只有一个昏君

朱棣老人家以花甲之年亲征漠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其勇气和毅力绝对可嘉,只惋惜壮志未酬。而他的继任者仁宗皇帝则更是秉持仁政之道。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是在位期间为人宽厚,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许多苛政,停止了朱棣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复兴,读书人的待遇比洪武、永乐两朝要好。朱高炽天禀纯明,从善改过,恭检爱民,因此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他的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明仁宗朱高炽

而明宣宗朱瞻基更是把仁宣之治推向了高峰,他继承父亲仁宗皇帝的仁政,并将之发扬光大。朱瞻基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明宣宗朱瞻基

纵观明代前四位皇帝可以说无一不是励精图治的治世明君。而明英宗由于其宠信王振等奸佞,而留下了不好的名声。但不是一个十足的昏君。由于除去宠信王振,土木堡之变以及冤杀于谦等错误外,明英宗并没有什么罪大恶极的罪行。客观的说是一个平庸的君主更适合,也由于平庸他订制女士西装公司犯了很多毛病,而有些毛病是不可饶恕的,比如冤杀于谦。这个是不可谅解的。但纵观他两次执政经历也是有一些作为的,比如在位早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在天顺年间英宗在天顺年间开始任用了李贤、王翱等贤臣,又前后平定了石曹之乱,显现了英主的风采。英宗还释放了从永乐朝就开始被软禁的“建庶人”(建文帝的幼子朱文圭,靖难后被软禁宫中逾5十年),恢复宣德朝胡皇后的称号,下旨停止帝王死后嫔妃的殉葬,《明史》赞曰“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而且他还是有骨气的,被俘后谢绝写投降书。比宋徽宗父子强不知道几千倍。所以和那些真正的昏君相比,明英宗还差的远。

明英宗朱祁镇

而明英宗的弟弟景泰帝则更是一位扶大厦之将倾的英主。朱祁钰在位期间,任人唯贤,启用于谦等正直之人,励精图治,选将练兵,击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江山社稷化险为夷,又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理和改革。使当时明代社会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英明之主。

明朝宗朱祁钰

而明英宗的儿子明宪宗朱见深英明宽仁,在位初年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委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可以说有君王的风度。时期风气清明,朝廷多名贤俊彦,朱见深能够宽免赋税、减省刑罚,使社会经济渐渐复苏。但是在位期间任用奸邪,不能说没有缺点。但整体来说是一位合格的皇帝。自然不能称为昏君了。

明宪宗朱见深

明宪宗的继任者朱佑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言路大开,努力改变朝政腐败状态,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虽末年宠信宦官李广,但是立刻改过自新,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就说:“3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明孝宗朱佑樘

对明孝宗的儿子明武宗朱厚照的评价史学界颇有争议,一方面他处事坚毅果断,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他的功绩很多转瞬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且屡次赈灾免赋。而且,他在位时臣下仍有不少贤才,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位帝王治下总体上仍有可称道之处。应州大捷大败鞑靼军,立下了1战功。在应州一战中与普通兵士同吃同住,乃至还亲手杀敌1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所以说他又是一个好的将领。

明武宗朱厚照

另一方面说他为政期间荒淫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以往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但明武宗的这些奇怪的爱好并没有对社稷产生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和那些真正的昏君相比明武宗这个聪明孩子和他们还差一大截呢。

明武宗无子,由其堂弟继位,是为嘉靖皇帝。即位之初,他革除先朝蠹政,朝政为之一新。但不久与杨廷和等朝臣在议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产生礼议之争。他打击旧朝臣和皇族、勋戚权势,总揽内外大政,皇权高度集中。他还重视内阁作用,注意裁抑宦官权利。同时在张璁的辅助下大刀阔斧推行了改革,清算勋戚庄田、罢天下镇守中官、改革科举制度、革除外戚世封等,内容广泛,成效显着。

明世宗朱厚熜

但与此同时,他日渐腐朽,不但滥用民力大事营建,而且迷信方士,尊尚道教。嘉靖2十一年(1542年)更移居西苑(今北京北海、中南海),一心修玄,日求永生,不问朝政,首辅严嵩专国20年,吞没军饷,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地区,造成极大破坏。在嘉靖年间,南倭北虏始终是明王朝的莫大祸患。 在用人上 ,明世宗“ 忽智忽愚”、“忽功忽罪”,元勋、直臣多遭杀害、贬黜。因此总的来看嘉靖皇帝也不是一个无道昏君,最少是功过相抵。想戴上昏君的"皇冠",他还排不上号。

明穆宗朱载垕

嘉靖的儿子隆庆皇帝即位后立即纠正其父的弊政,之前以言获罪的诸臣全部召用,已死之臣抚恤并录用其后,方士全部付有司论罪,之前的道教仪式全部停止,免除次年一半田赋及嘉靖四十三年之前的所有欠赋;又停止嘉靖为博孝名强行实施的明睿宗(即明世宗本生父兴献王)明堂配享之礼。隆庆帝重用徐阶、李春芳、高拱等内阁辅臣,致力于解决困扰朝局多年的“南倭北虏”问题,采用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的建议,与蒙古俺答议和,是为隆庆议和,并有俺答封贡。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帝宣布废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这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隆庆新政是隆庆帝统治时期所出现的承平时期。隆庆帝力行节俭,实施仁政。可以说是一名明君。

明神宗朱翊钧

隆庆皇帝英年早逝,其子朱翊钧继位,朱翊钧在位初之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在神宗支持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国力得到恢复,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神宗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首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期间主持了着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执政后期荒于政事,因无像张居正的人可以督导、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不上朝,国家运转几近停摆,强征矿税亦是在位期间被称为1大诟病。但整体而言他的功过也是三七,或是四六,绝对没法和那些地道的昏君相"媲美"。

明光宗朱常洛

而万历皇帝的继任者在位不足一年,但勤于政务,也算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了。

明熹宗朱由校

唯一的昏君就是明熹宗,这个木匠皇帝没有为国家做一件好事,反而宠信奸佞,导致国力大衰,朝政腐败,大明王朝面临史无前例的内忧外患。明熹宗是昏君这个命题无需讨论。

明思宗朱由检

至于崇祯皇帝,这个充满悲剧色采的皇帝一生勤于政务,生活节俭,一直试图挽救处于危机中的大明王朝。只可惜内忧外患和自然灾害,外加一些决策失误,本来有希望实现大明中兴的崇祯皇帝以悲剧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但亡国之君不等于昏君。崇祯和昏君没有丝毫联系。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