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项审批

媒体称吃空饷违规成本过低 背后存利益黑幕

2017-10-13 12:41:25
媒体称吃空饷违规本钱过低 背后存利益黑幕

既要让“吃空饷”者“吃不了”,还应追究单位及主管领导的责任,并把行政问责上升至法律层面

? “光拿钱不做事”对许多人来讲,简直无异于天方夜谭。然而,这类不劳而获的事情,却真实地存在于一些党政及事业单位中。

“2013年河南省治理‘吃空饷’,省直机关清算87人,查纠违纪违规资金63.8万元;省辖市清算22280人,查纠违纪违规资金11843万元。”1月27日上午,河南省纪委、省监察厅、省预防腐败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泄漏上述信息。

多年来,“吃空饷”现象一直为社会所诟病,这源于其不但极大地浪费了财政资金,而且严重违背了社会的公平原则。

“在‘吃空饷’这种顽疾的背后,常常存在着利益黑幕,也暴露出一些地方和单位在人事、财务等监督管理方面存在严重漏洞。”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鲁照旺接受《了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治理‘吃空饷’,既要让‘吃空饷’者‘吃不了’,还应追究单位及主管领导的责任,并把行政问责上升至法律层面。”鲁照旺说。

清算风暴不断

最近几年,长期不上班、不在岗却仍然领工资、享福利的“吃空饷”现象,总能在网上引发舆论一波又一波的热议。

2014年1月3日,陕西省渭南市委全会通报说,大荔县副县长任教训在其他县任副县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正在上学的儿子办理了工资关系,从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累计领取财政资金4.5万余元。事件终究处理结果是,违规领取的工资全额上缴,任教训被给予党内正告处罚。

山西省静乐县委书记杨存虎之女王烨,2011年7月从山西中医学院本科毕业、当年10月第一次到省疾控中心上班,却从5年前入读大学时,就每月领取由财政全额拨付的基础薪、生活补贴及住房公积金等,5年的学费亦由省疾控中心承当。王烨被指连续5年“吃空饷”累计10余万元。2012年1月15日北京定制衬衫厂家,山西省委常委会作出决定,免去杨存虎静乐县委书记职务。

早在2005年,中编办就在全国开展清算“吃空饷”工作。2006年3月,当时的人事部也出台了《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管理防范虚报冒领工资问题的通知》。但从各项整治措施取得的效果来看,整体并不尽如人意,“吃空饷”犹如割韭菜,割了一茬又很快冒出1茬。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河南、河北、安徽、广西、广东等省区再掀清算风暴,并交出了一份份“成绩单”——

河北省清算“吃空饷”2.76万人,涉及金额1.3亿元;安徽省清算“吃空饷”,查处相干问题642北京正规的北京美容整形个,清退人员248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48人;湖南省清查出各类“吃空饷”人员4262名,等等。

基层较为突显

从以往表露情况来看,“吃空饷”现象尤其在一些基层县、乡镇一级较突显,且出现人数多、范围广的特点。

本刊记者经过归纳发现,“吃空饷”者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是“冒名饷”。一些本不属于财政供养的人员,冒用他人名义领取财政工资;

2是“旷工饷”。长时间不上班,仍足额领取工资;

3是“病假饷”。长时间病事假或超假不归,仍领取足额工资;

四是“多头饷”。未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擅自经商办企业或在企业兼职,1人领取双份工资;

5是“违纪违法犯罪人员饷”。一些遭到党纪政纪处理的人没有相应地下降其工资,或受到司法处理的人仍领取原工资;

6是“死人饷”。已亡故多年,仍由家属继续领取工资或离退休费和补助,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实中,“吃空饷”者多数是属于有背景、有门路、有关系的人,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清算的难度。

“作为一种屡禁不止的违法行为,‘吃空饷’危害性不可低估,从大的方面来说,不仅造成人力资源浪费、伤害了社会公平,而且还严重腐蚀了公共财政资源,伤害了政府形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仙芝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认为。

“从单位管理的角度来看,‘吃空饷’危及到单位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到全部单位的工作绩效。”胡仙芝认为,“‘吃空饷’者占着编制、占着位子,但又不干事。在同一个单位上班,有的人一天忙到黑,工资不见很多,而‘吃空饷’者一年不见人影,工资还不少领,这类不平等,不但于法不容,也于情不合、于理不通,常常会对在职的同事和单位工作的积极性带来负面影响。”

在鲁照旺看来,“吃空饷”浪费了财政资金。“‘吃空饷’者长时间不上班却领着工资,单位没人上班不得不再招临时工,相当于一个岗位要出双份工资。这虚耗了国家财政资源,也间接侵害了纳税人的权益。”

违法本钱过低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吃空饷”之所以屡禁不绝,权力监管失范、人事编制不透明、违规本钱过低是主要原因。

“目前查处‘吃空饷’,主要靠单位自查自纠和大众举报,群众监督有其身份的局限性,而单位自纠相当于自揭伤疤,阻力大于动力,必然会出现虚报或隐瞒。而且在一些地方,被查单位、被查个人形成利益共同体。即便上级想查处,也会遭到暗中抵制,以致无从下手。”胡仙芝说。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