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商标注册

广东“商改”调查-多证合一全面铺开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支撑改革

2017-09-27 04:20:52
广东“商改”调查:多证合一全面铺开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支持改革

广东“商改”调查-多证合一全面铺开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支撑改革

广东这五年· 改革开放

广东很多城市的商改已走在全国前列,如江门将“多证合一”突破性地整合进《银行开户许可证》,东莞在全国首创“新业态企业集群注册”等。借由各项改革的推动和诸多创新举措出台,加上对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零跑动”“最多跑一次”“一窗通办”“一门式办理”等正逐一实现。

赵仕超感到有些出乎意料。今年7月份,他在江门申请注册成立一家公司,本来预想过程可能要数月,还得跑很多政府部门,但没想到最后只用一个多星期就拿到证照。

这类变化的背后,源于江门正大力推动的商事登记注册制度改革。不过,江门并不是孤例,当前广东省内的广州、深圳、东莞和珠海等城市都在加速此项改革,希望通过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使得本身在开办企业的便利性上更富竞争力。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2012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商改”试点,再次扮演起“探索者”角色,并且多年来延续推进,谋求借此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释放市场气力,重塑竞争优势。

这项改革也在地方的探索热忱中逐渐走向深入。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广东很多城市的商改已走在全国前列,如江门将“多证合一”突破性地整合进《银行开户许可证》,东莞在全国首创“新业态企业集群注册”等。借由各项改革的推动和诸多创新举措出台,加上对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零跑动”“最多跑一次”“一北京短袖涤棉工程服公司窗通办”“一门式办理”等正逐一实现。

9月5日,广东省在江门召开的商改会议也明确,下一步广东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推动商事制度改革。此前的9月1日,广东已全省全面启动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

开办企业仅需7个工作日

开办一个企业所需的时间,是衡量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

对江门而言,这个时间最多只需7个工作日。阿卡提斯(江门)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赵仕超记得,他是在7月20日提交的登记注册申请,随后很快就收到领取企业证照的通知。

赵仕超并非唯一对此感到欣喜的人。当地另外一家初创企业,江门哈特佛机车技术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王泽红也告知21世纪经济报导,该公司登记注册只用了一个多星期,并且只跑了两趟。

根据广东省工商局的《2016年度广东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报告》,广东开办企业平均耗时20个工作日,其中最快的深圳也需19.6天。而据世界银行的《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我国开办企业需耗时28.9天,比全球平均多近8天,美国只需5.6天。

长久以来,这被认为是一个急需改革优化的重点领域,而江门速度的实现,背后是诸多商事制度改革效益的叠加。

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多证合一”。从2015年启动证照表整合至今,江门已实现15证合一,覆盖从事一般经营活动的企业在开办阶段所需的全部证照表,包括全国还少有城市能整合的《银行开户许可证》,仅此就可勤俭大概20天。

江门市工商局局长容新荣告知21世纪经济报道,江门一共压减申请材料60%、办理时间超过70%,极大地下降创设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本钱,“近期还整合了税务,已不只15证了”。

从需要办很多证到办一个就能通用,便利性的提升也带来市场主体的“井喷”。上半年,江门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5.09%、新增注册资本同比增长51.98%。另外,民间投资增长33.2%,高出广东全省19.8个百分点,GDP的增速也达到8%。

江门位于珠江口西岸,经济规模居珠三角中下游。与此区域内的其它城市一样,江门经济依托制造业,以及外资、民资。

江门副市长蔡德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江门希望借此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速该市的全国小微“双创”基地示范城市的建设,进而为经济发展引入和培养更多新动能。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